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一些人,一些事,无需刻意想起,却时时萦绕心头。
(一) 军 训
激情的岁月。
第一次踏进高中校园,郁郁葱葱的官中真不愧是“花园学校”:水杉挺拔,松柏耸立,竹叶摇曳,绿草如茵。初至新校,目睹如此生机勃勃之景,蓬勃向上之情油然而生。而此时,一支支身着绿色军装的队伍铿锵而过,更是校园一景。
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下午,一个闷热的令人窒息的下午。军训第一课是“原地踏步”练习,“一二一,左右左……”,随着教官无聊的口号,我们机械地踏着步子。“你,出列!暂时休息!”教官的手指突然指向了我。我心中窃喜,暗暗感激。随之,又有几个同学也出列休息。本以为提前合格了,谁知是教官要给我们几个“开小灶”。于是,在大部队休息的时候,我们几个被单独训练,教官的声音也由无聊变为严厉,一声声呵斥响彻操场,众目睽睽之下,我们几个人的尴尬之态,极为狼狈。
当然,军训的经历,还是颇具趣味的。我们一起唱军歌,听教官讲军队的故事,饭前还有晚上一起拉歌……那种第一次接触新事物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二) 语文老师
高一第一堂课是语文,所以语文老师的身影最先出现在讲台前。他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颇具大师风范;慈祥的面容,总能给人平易亲近之感。
每逢语文老师上课前,同学们总要翘首窗外,这当然不是急于睹其“芳容”,而是企盼语文老师能带笔记本电脑来上课。有一段时间正流行《犯错》一曲,就有同学央求老师给播放。老师拗不过我们,也就顺应民意,上课前就放一遍《犯错》,连放了好几天。现在想来,此举虽然有点不妥,但却实实在在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最有趣的是他上课提问的方式。如果需要很多人回答问题时,他总是选取同学们姓名中的字串成一句诗词或是流行语,像“云破月来花弄影”啦,像“北京欢迎您”啦,等等等等。大家先是一楞,而后恍然大悟,而那些被提问之人,往往甚觉自豪。
高一下学期,由于学习的需要,老师常常在学术报告厅给我们放电影。几百人集中在一起,不论剧情精彩于否,光那份热闹便有一种难得的趣味……其情其景,如在昨日。
(三) 校外小吃
在官中老校学习过的人,绝大多数都对北面的如意包子店有很深的印象,很多人喜欢早晨跑上二里地到那吃包子。不过,在享受美味包子的同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且不说路途偏远累得人气喘吁吁,也不说进店后那人山人海的拥挤,我印象最深的是因排队吃包子,上课迟到了而被班主任罚站的经历。不过,在春天被罚站也并非什么坏事,因为我们班离“立雪廊”很近,所以站在教室外,看着满眼的繁花,呼吸着馥郁的木香花气息,想到肚子里的包子正在消化为营养,不禁陶然。
在老官中北门众多的小吃摊点中,还是那对外地夫妇的包子铺最靠谱:各种口味一应俱全,稀饭免费,服务热情。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家那个“人来疯”的小子,甚是顽皮。有一次我正吃着包子,同桌者提醒我回头,不料正逢着那小子挥下来的巴掌,顿时,全桌人哄然大笑。纠结啊!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竟如此嚣张。我一恼火,当即放下筷子,将其拎起,往校门方向走去。这小子当然拗不过我,竟着急地要哭,最后在众人的劝阻下,我才放了他。从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再去吃包子,这小子再也不敢“扰客”了,鬼也怕恶人,诚不虚也。
如今,离开官中老校区已有两年了,于人群中偶而听到“老官中”三个字,便不由地想起那古韵悠长的校园,想起曾经的欢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