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城市用水的“来龙去脉”
官湖高级中学道元地理兴趣小组
新课程改革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视角去审视地理问题,关注地理学科的发展,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进行多样的学习方式,形成过程性的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因此我校地理组对《邳州市城乡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课题的内容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研学目的
通过对邳州市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充实地理课程知识,重视学生过程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理解水资源的宝贵,培养节约用水珍爱水资源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研学方法
通过查资料、实地调研、访谈、调查问卷、撰写论文、心得等,通过对邳州市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掌握一般的社会实践调查方法。
三、准备工作
1.线路选择
以学生安全为第一位,因此选定离学校较近的实践活动点:江苏省南水北调张楼水站、邳州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邳州市源泉水务运营有限公司为主要实践活动地点。
2.调查内容
邳州市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干净水源从哪里来?(参观张楼水站,自来水厂)
污水流到哪里去?(参观污水处理厂)
3.学生选择
由于疫情原因,参加研学活动人数受到限制。参与者填写学生、家长信息及否知情等相关信息,并对第二天的实践活动内容进行讨论,明确调查内容。期间必须遵循教师指挥,不得擅自离开教师视线范围。结束后,每人上交实践心得或每组撰写一篇研学小结,领队教师对其进行修改。
4.活动标语命名
参与者对此次活动命名,教师进行选择,最终选择以下标语:“清澈之水不易来,点点滴滴是未来“、”追环保、求低碳、倡节能、珍水源“等。
5.社会实践活动横幅及旗帜的制作
横幅”官湖高级中学地理社会实践活动“
6.调查问卷的制定、发放及回收
分别制定学生及市民两套调查问卷,在实践活动中对问卷进行发放并记录。
7.经费的筹集
4、活动过程
2021年11月14日(周四)下午13:30在学校门口集中,坐车前往实践活动点。老师、学生加随同领导共20人。活动时间约3个小时,11月14日17:00左右返回学校。
(1)第一站,活动时间约30分钟(14:00--14:30)。在徐州市生态环境局监测站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江苏省最美水站----张楼水站。
南水北调张楼水质自动监测站简介
河段水质监测是张楼水质监测站管理的重头戏,每天利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水质,便于预防和及时发现问题;每月定期开展人工监测,综合掌控水质变化;针对南水北调工程,采取连续监测,保证进京水质达标;根据汛期客水过境,及时开闸引流,保证水质稳定,现在已是能够饮用的三类水;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管理,在周围设围栏、安装监控防止有人擅自闯入,禁垂钓、捕鱼、游泳;定期清理堆积在两岸的水草和垃圾,限制过往船只的废物排放,以保证河流清澈。正是这种多方面的治理,才有了如此水草丰美、空气清新的“最美水站”,既能提供邳州人民的生活用水,又能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第二站,参观研学邳州市最大的地表水厂--邳州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活动时间约40分钟(14:40--15:20)。在水务公司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自来水生产、供应,了解水源及饮水工程建设。
(3)第三站,参观研学邳州市污水处理厂--邳州市源泉水务运营有限公司,活动时间约40分钟(15:40--16:20)。
(4)16:30,集合准备返校。
指导教师:张小苗
202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