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学习 > 《谏太宗十思疏》简要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简要赏析

2025年04月26日 15:00:15 访问量:236
  1. 立意高远,切中时弊:魏徵在文中开篇就提出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的核心观点,强调国君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在道德和仁义方面下功夫。唐太宗时期,国家虽已初定,但随着局势稳定,太宗逐渐出现了一些骄奢的苗头。魏徵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抓住这一关键问题,提醒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政治远见。
  2. 善用比喻,说理形象:文章开篇便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设喻,生动地说明了德义对于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如同树根之于树木、源泉之于河流。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治国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 正反对比,论证有力: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正反对比论证,如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将历代君主创业时的勤勉和守成时的懈怠进行对比,突出了保持德义的持续性的重要性;又如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将君主竭诚待下和傲慢待人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鲜明地揭示了君主应有的态度。通过这些对比,使观点更加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
  4. 语言骈散结合,富有韵律:《谏太宗十思疏》虽为奏疏,但语言骈散结合,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文中大量运用对偶句,如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等,句式工整,节奏明快,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同时,又穿插了一些散句,使文章错落有致,避免了骈文的呆板。
  5. “十思” 具体,操作性强:魏徵提出的 “十思”,从生活到政治,从个人修养到国家治理,涵盖了多个方面,如 “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等,为唐太宗提供了具体的行为准则和治国方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政论佳作,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编辑:陈汉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