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学习 >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2024年04月27日 13:51:27 访问量:61

1、选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选B项,因为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并非“均”,而是大都。

2、选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都已摆脱……业已战胜了错,混淆时态。材料一第一段原文为理性精神在北方节节胜利,从孔子到荀子,从名家到法家,从铜器到建筑,从诗歌到散文,都逐渐摆脱巫术宗教的束缚,突破礼仪旧制,说的是逐渐摆脱”“节节胜利,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B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想象奇特、浪漫,尚未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因而错,选项强加因果。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想象奇特、浪漫,尚未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并非楚文化成为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的原因。其所以成为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是因为汉代的建立者刘邦是楚人,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

D以楚灵王与楚怀王为代表的贵族阶层崇尚巫风、崇信巫祭……最终因此……”错,选项以偏概全。对应材料二第四段,楚国由盛而衰,最终为秦所败的原因不止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还因为楚国内部,政治越来越黑暗,贵族之间互相倾轧,奸佞专权,排斥贤能,楚国由此走向没落。故选C

3、选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A.用荷花的花和叶子做衣裳,想象奇特。

B.像鸾和凤凰这样的神鸟被渐渐疏远,而麻雀乌鸦之类的凡鸟却登堂入室。引申意义是人才君子被疏远,奸佞小人却被重用。使用了象征比喻,想象奇特。

C.魂啊归来吧!你不要径自上天。九重天的关门都守着虎豹,咬伤下界的人尝鲜。想象奇特。

D.比喻的手法,符合常理,无奇特的想象

4答:①本文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2)。②首先(对南北方审美精神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而)引出论题——屈原领军的楚文化。(1分)③接着指出《离骚》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先河。(1分)④然后阐述楚文化的实质是原始楚地的祭神歌舞的延续。(1分)⑤最后点明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继承性和连续性。(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四段。第一段中,作者首先提到南方……在意识形态各领域,仍然弥漫着想象奇异和情感炽烈的神话色彩”“在文艺审美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原领军的楚文化,此处指出南北在意识形态各领域的差异,引出楚文化这一论题,同时指出《离骚》开浪漫先河。

接着作者在二、三两段中阐释了楚文化的实质是原始楚地的祭神歌舞的延续,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离骚》《天问》《九歌》《九辩》等一系列作品构成了一个相当突出的南方文化的浪漫体系。实质上,它们是原始楚地的祭神歌舞的延续

最后在第四段中,作者指出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由此作者点明了楚汉文化一脉相承。

可见论证思路为先总说,后分说,分说部分以时间为序。

5答:①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保留和残余,楚国依旧保持和发展着远古传统,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弥漫着浪漫的神话色彩。②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们用独特的艺术想象和炽热深沉的情感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影响着后世。③楚文化本质上是原始楚地的祭神歌舞的延续,尚未受到严格束缚以及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能充分而自由地表现原始的活力、无羁的想象。④楚国疆域广袤,地处偏远,周公制礼作乐、变革中原文化时,受到的影响较小。(答对1点得2分,2点得3分,3点得4分)

答案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对于“浪漫的楚文化”形成的原因,可以从两则材料中找出以下内容。

从材料二第一段中“周公制礼作乐、变革中原文化时,由于地处偏远,楚国受到影响比中原诸侯国小,所以一直被中原诸国以蛮夷视之”可知,因为楚国疆域广袤,地处偏远,周公制礼作乐、变革中原文化时,受影响较小,所以保留了一部分远古文化遗存,形成了楚文化的独特特点。

从材料一第二、三段“《离骚》《天问》《九歌》《九辩》等一系列作品构成了一个相当突出的南方文化的浪漫体系。实质上,它们是原始楚地的祭神歌舞的延续”“足见源远流长,其来有自,确乎是远古氏族社会的遗风延续和模拟”“这种崇尚巫风的习气,既是夏商文化的遗习,更是当地土著民族的风气”“巫文化对楚国审美风气的影响是明显的。楚地的艺术很兴盛,而这些艺术很多与祭神有关,充满了奇异的浪漫色彩”可知,对远古氏族社会的遗风延续和模拟,是楚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楚文化本质上是原始楚地的祭神歌舞的延续,尚未受到严格束缚以及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能充分而自由地表现原始的活力、无羁的想象。

从材料一第一段“南方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存,便依旧强有力地保持和发展着绚烂鲜丽的远古传统,在意识形态各领域,仍然弥漫着想象奇异和情感炽烈的神话色彩。在文艺审美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屈原领军的楚文化”得出:由于原始氏族社会结构有更多的保留和残余,楚国依旧保持和发展着远古传统,在意识形态领域仍然弥漫着浪漫的神话色彩。

从材料一第二段“《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溶化成了有机整体。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成为无可比拟的典范”可知,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们用独特的艺术想象和炽热深沉的情感创作的一系列作品的影,也是“浪漫的楚文化”形成的原因之一。

6、选D解析:“可见他们感受到了项忆君的唱功非凡”理解有误,根据后文“项忆君以为给他们留了好印象,谁晓得过了两天,小伙子跑来说——我爸妈讲你身上有股妖气,不像好好的女孩子”可知他们并没有感受到项忆君的唱功非凡,反而认为项忆君身上有股妖气,不像好好的女孩子。

7、选C“小说运用倒叙手法交待项忆君跟父亲学戏的片断”说法错误,应该是补叙。是在叙写高中填志愿的事情中间补充交待项忆君跟父亲学戏的片断。

8、答:这种冲突是指项氏父女对戏曲的热爱的坚守与当下人们不能理解与接受的矛盾。小说中具体表现为:项忆君边走边唱戏的行为与路过的人对她的戏说(1分),表现了旁人不理解、不认同项氏父女对戏曲的热爱(1分)。项忆君原来打算报考戏曲学院的理想与舅舅对此的强烈反对(1分),表现了项氏父女对戏曲的热爱与与现实生活的矛盾(1分)。项忆君见准公婆,忘情地唱了一段《贵妃醉酒》,她以为给他们留了好印象,他们却认为她不是好好的女孩(1分),说明两方的认知出现了错位(1分)。(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或者直接答成“冲突是指项氏父女对戏曲的热爱的坚守与当下人们不能理解与接受的矛盾”得2分,举出1处具体的对比得1分)

9. 答:①小说的开头先亮出项海的唱词,点出了人物与传统戏曲的关系(1分),引出下文唱戏的情节(1分)(或者《牡丹亭》的这几句经典唱词原意表达了良辰美景无人欣赏的伤感与无奈,奠定了小说的情感基调,暗示了传统戏曲文化式微的主题。)②小说的结尾是受伤的项忆君唱出了这句唱词,既表达自己不被欣赏的伤感落寞(1分),也表达一种自我认同感(1分)。③小说的开头与结尾父女二人相同的唱词,在结构上首尾呼应(1分),表明两代人在现实困境中对传统文化的坚守(1分)。

10、选C解析:答: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后是说话的内容,此处应断开;……”不在……”构成并列成分,不在前应断开,排除AD何必表反问语气,用在句首,其前应断开,排除B。句意:魏征回答说:统率军队,在于统率是否得当,不在于兵员数量的众多。陛下征召身体健壮的中男,用正确的办法统率他们,便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征召幼弱以充虚数呢?故选C

11、选A解析:答: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十二天干与十地支相配错,应是十天干十二地支相配。故选A

12、选B解析:答: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曲解文意,他们虽然取得了天下,但都不得人心错误。错误理解了得天下虽同,人心则异人心则异意思是人心向背不同,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征伐他,周朝和六国都无罪,秦朝灭掉了它们。而非都不得人心。故选B

13. 1译文: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语意2分,“忽微”“溺”的意思各1分)

2)译文:假如君主固执己见不听劝谏,认为自己有才能,那么他的臣子就会迎合顺从皇帝的旨意,(如果)君主已经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语意2分, “阿谀,迎合。,保全,各1分。)

14. 答:1)要时常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和不足;(2)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闻过必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意思是: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语句强调要以人为镜,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时时反省自己,弥补不足。(11分,23分)

参考译文:

冬十月甲申(二十九日),民部尚书裴矩上奏说:遭受突厥暴虐践踏的平民,朝廷应赐给每户一匹绢。太宗说:我用诚实信用治理天下,不想徒有抚恤百姓的虚名而没有实际恩德。户有大小,怎么能每户给一样的赏赐?于是以人口数目作为赏赐的标准。唐太宗励精求治,多次把魏征引进寝室,向他询问治理国家的得失。魏征知无不言,太宗都高兴地加以采纳。太宗派遣官员征兵,封德彝奏请没到十八岁的中男,其中身体强壮高大的,也可以一并征召。太宗听从了封德彝的奏请。敕令发出,魏征坚持认为不可以,不肯签署敕令,四次把敕令退回去。太宗愤怒,召见并责备魏征说:身体健壮高大的中男,是奸民欺骗官府,虚报年龄以逃避兵役。征召他们又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魏征回答说:统率军队,在于统率是否得当,不在于兵员数量的众多。陛下征召身体健壮的中男,用正确的办法统率他们,便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征召幼弱以充虚数呢?况且陛下经常说我以诚信治天下,想使臣民都不要欺诈太宗听了很高兴,于是没有征召不满十八岁的中男。

唐太宗与侍臣们讨论周朝长久和秦朝短促的政治问题。萧瑀说: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征伐他,周朝和六国都无罪,秦朝灭掉了它们。周朝和秦朝取得天下虽相同,但人心向背却不同。太宗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周朝取得天下后,注重加强道德仁义的修为,秦朝取得天下后却更加崇尚诡诈和暴力,这正是周朝长久秦朝短促的根本原因。是大凡取天下或许可以通过抗争而取得,而治理天下就不能不顺应民意的缘故。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春正月丁亥(初三日),太宗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陈乐》。太宗说:我先前接受委派专行征伐,民间便有了这首乐曲。虽然不具备雍容高雅的文德,然而立国的功业由此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说:陛下以神武平定天下,哪里是文德足以能比的。太宗说:平定乱世依靠武力,保守基业依靠文德,文与武的用处,全在于各因时制宜。你说文才不如武功,这话有些过分。封德彝叩头谢罪。

唐太宗神采奕奕,英伟刚毅,大臣们觐见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有人奏事,总是尽量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你们应以此为戒,政事如有过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

15、选A解析:字面答题相同,只变换个别词语,回环往复。

16、答:女主人公对恋人的相思萦怀,念念不忘。等恋人相会,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转化为惆怅和幽怨。在城楼上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生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每一点2分)

17、答案:(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示例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示例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示例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示例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示例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示例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示例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8、选D解析:战争和农村题材,是中国文学的重镇”“时间是个裁判者”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拥抱生活、拥抱大地、拥抱人民”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严格恪守‘文人宜散不宜聚’的信条”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文段中没有运用夸张、通感、双关、借代、反语等修辞手法。

19.选B解析: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语境说的是孙犁的创作与战争、农村这两个题材关系密切,应用息息相关。庄严:庄重而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肃公正。战争和土地等主题应该是庄重又严肃的,应用庄严。写真:画或拍摄的人像。对事物的如实描绘。写照:画人物的形象。对事物的描写刻画。根据“留下了一个战士作家的精神”的语境,两词皆可使用。离群索居: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茕茕孑立:孤零零一人站在那里。形容孤单,无依无靠。语境形容的是孙犁生前的生活状态,应用“离群索居”。故选B

20.选A答案:原句搭配不当,“处置题材不搭配,可将处置改为处理,排除BD两项;原句成分残缺,“还是被挤到文学的边缘,受到冷落一句缺少主语,主语应是孙犁的作品,句子和前句构成转折关系,“还是被挤到文学的边缘,受到冷落改为但其作品还是被挤到文学的边缘,受到冷落,排除C项。故选A

21.答:①你是家庭的附庸(你存在的意义是为家庭奉献全部)除了为家庭奉献,其余的休想。我和你是平等的。(意思相近即可)

22.答:包身工是签署了“包身契”(1分)并预付三年包身费(1分),由带工者供给住食、生死疾病一听天命(2分)的无偿(1分)劳动者。

【解析】下定义要用单句的形式呈现,答题模式一般为本质属性一般属性相加。首先一定是要用下定义的方式。格式不对不给分。

四、古典诗词,诗意的探寻,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

【试题】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一首首古诗不只是躺在纸上的一个个字,而是一幅幅画、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人生。立体的,彩色的,有声,有色,有形,向你诉说山川的美好、社会的百态、人生的艰辛,开拓你的视野,激发你的良知,培育你的悲天悯人之心。 

   “这是人生的觉醒,也是读诗结出的硕果,你会真切地感受到精神在成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围绕这些问题,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要求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提炼观点,推选代表在会上发言。请你作为代表,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必备知识】

写作学知识、逻辑学知识、语言文字知识、修辞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等

【关键能力】

综合考查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语言建构与运用,文化传承与理解,逻辑推理、判断与论证等能力。

【写作指导】

古诗词,对高中生来说,应该是有厚重积累的,也有过不少的体会和感悟。题目中的三个问题明确要求同学们结合当下的文化现象以及自身的学习体验,探究古诗词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寻觅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和情感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审视古诗词对个人气质塑造、人格养成、素养发展的影响,从中探究古诗词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

    本题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既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地位等较为宏观的角度来谈,也可以结合个人经验,谈古诗词对自己的影响、自己学习古诗词的经验和收获等。

    注意写作要求是发言稿,应该按发扬稿的文体特征来写,并且注意格式和发言人的身份特征。

解读立意

细读材料,在审题时,要切中诗词对中学生日常的影响,对时代社会群体的触动,及其诗词在人们生活、工作中的需要,找准某一个点来思考写作。

    诗歌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读诗词,感受诗词的美好,从诗境中领略古人笔下的生活,身处尘世,吟咏诗词,身边的生活变得充实,多了几分诗意,几分情怀。

    诗歌提升文学素养。个人的素养来自于学习,人们读诗,感受诗境的优美,懂得了风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变得彬彬有礼,言谈之间,彰显才情与风情。

    诗词激荡人生追求。读古人诗歌,感受古人奋斗拼搏的情怀,倾听古人为国捐躯的壮语,从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面对时代,肩负应有的社会责任。

具体如

①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②学习古诗词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③学习古诗词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④学习古诗词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

【优秀标题】

《以诗为灯,启明华夏》 《有诗的地方,便是远方》

《读中国古诗,品多彩人生》 《品诗词之美,观文化之盛》

《拾诗词之砖瓦,筑时代之大厦》 《栖居诗词大地,传承华夏文明》

《横穿诗词之河,品味诗意生活》 《满腹诗书,芬芳四溢》

【参考量表】

关于作文,统一以45分为切入分,只要达到三基本(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清晰,语言基本通顺)即可45分切入。鼓励拉开差距,将优秀作文打上来,将差作文打下去,切忌打保险分所有的分数都在42-47之间。

七等

审题立意

语言表达

具体特征

一等

5560

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新颖,有见识

语言有特色,言近旨远、言简意丰

充分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灵气,角度选择恰当,结构精巧独特。侧重议论的,能紧扣主题形成独到的观点,有层次展开,例证和议论精准、灵动、深刻,情理相融,思维品质突出。侧重叙述的,感情真挚,能选择个性化的细节巧妙表现主旨,有独到的构思、鲜活的语言,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二等

5154

审题准确,立意清晰

语言通畅、连贯、得体,言能尽意

能体现题意,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文章有亮点,层次清楚。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角度恰当,说理透彻,有逻辑性。侧重叙述的,能聚焦某一现象,主旨明确,有生活气息,有形象和意境。

三等

4650

审题比较准确,立意比较清楚

语言通顺,言能达意

能体现题意的主要内涵,基于材料生发观点。思路清晰,思路清楚。侧重议论的,观点正确,用例正确,说理清晰。侧重叙述的,主旨明确,叙事完整。

四等

4145

审题基本准确,立意基本清楚

语言比较通顺,偶有不规范、不准确

基本上能体现题意的主体内涵。侧重议论的,观点大致成立,论证不够有力。侧重叙述的,主旨大致明确,叙事基本完整。

五等

3640

审题不够完整,立意不够清晰

语言不够通顺,表达不够规范和准确

可以体现题意。侧重议论的,观点不够准确,论证薄弱。侧重叙述的,主旨不特别明确,叙事不够完整。

六等

2635

貌合神离

语言不通畅,多有语病、标点等硬伤

貌似贴合题意,实则内容与题目主旨无关,文体不够清晰,不能够通过文章表达题目内涵。

七等

025

自说自话

语言粗俗低劣

全然不顾题目要求

 

【内容参考】

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的发言主题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

“二十四桥犹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简单的13个字,却顿挫有力,将古桥、湖波、孤月三个意象凝练出来,从而一场物是人非,凄清冷落的意境在读诗人心中轻轻一点,全然地荡漾开来,感人肺腑,让人真挚的感受到扬州遭到金兵洗劫后那片废城之极凄凉之境。

   这是古诗词第一之用,即一种感荡心灵的人文力量。《诗品序》这样形容诗经中这样的人文美感“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意,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我想,其形容中国的古诗词都是合适的,中国古诗词其独特而富有韵味的美感可以培养审美涵养,提升文学感触,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有心灵美的人,一个在古文字滋养下有品位有诗性的人。

   而特别是在今天,当中国走向一个现代化的新时代,在享受科技的快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满足于快餐式文字、短讯的“喂养”,享受于短频快的文字“快餐”,这样的情况下,多喝一些慢火煎熬的“高汤”是“养胃的”、“暖身子的”。中国古诗词字句是高度凝练的,比起轰炸式的、不分品质好坏的网络信息,读古诗需要多一份耐性,多一点慢性,多一些情怀。如此以后,可以玩味古人斟酌字句之趣味,可以沉浸于中国文字组合时微妙而变化无穷的广阔意境,可以感同文人墨客感怀的复杂心情,这是一种不能与他人言说的独特趣味,让人得以暂时远离了浮躁的社会风气,而在古文字的涓涓滋养之下提高心性,培养人文美感,而这正是即时性的量产的文学所不能给予的,也是过快发展下中国社会所缺失的一种诗性生活。

   再者,中国的古诗词一路不断发展沉淀,各个时代都各具特色,也都有写得非常经典,遗芳千古的作品,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文化顺乎时代潮流具有不定性,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化。而诗歌作为载体,其驱动的内核是文化,反映的是当时独有的时代背景下的生活剪影。中国古诗词绵延千年,故可以看到古诗词背后厚重的民族文化力量。

   由此可见,对于今天中国人来说,古诗词第二之用便是传承民族文化。当我们强调“中华民族”时,一大自信便是来源于我们绵绵不断,繁荣光兴的民族文化历史。因此古诗词作为文化遗产,连接古今,不应仅仅是一种美学体验,更应当是一种民族血脉传承的刚需。

   工业化和消费主义这样的西方产物在两百年之间快速席卷并几乎吞噬了这片曾经的农业文明王朝,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现代中国人常常是脱了中国的“根”的,因而时常不断迷失在过于广阔而不着方向感的现代生活之中,努力为自己找到一个精神归宿但却发现无所依托,而读古诗词其实就是一种“寻根”,是一种文化认同的重寻,在古诗词中找到民族情怀、寻找精神依托,进而去传承。

   当读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一千多年前先辈的诗句,很难不为其面对困境的平静自如、旷达倔强所感动所鼓舞,进而启迪我们支撑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面对困境。于是在绵延千年的文化精神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依托。

   又如《赤壁赋》中苏子与客的对话,“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水与月变与不变的思辨,适于吾之所有,享物与我之无尽的大境界是如此的回味无穷。

   今天读古诗词便是打捞绵绵千年留下的璀璨光线,古诗词沉淀下的丰富思想是千年前闪耀的明星,其光线穿越千年,照耀着今天的我们,用思想的温度感化我们,引领我们,教会我们如何成长,如何面对人生不同的变故境遇。

   还要补充的是,古诗词第三之用,即挖掘其历史价值。诗词之中蕴含着中国文学成果,中国政治发展,历代百姓生活状况、精神状态,礼教的变化、古代的动植物之类等等等等,是诗性的中国历史缩影。譬如周时之《诗经》中《氓》一篇,可以窥见周时女子的约束是多的,在婚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士贰其行”时,女子只得被遣回家。而到了东汉时因为战乱不断,教化松动,女子反抗意识有所觉醒,开始追求自由则有所切实的体现。《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便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才会诞生的典型人物。在不同时代的诗歌之中,我们可以挖掘古代历史的风云变幻,在词句中窥见历史变动的蛛丝马迹;而在不同作者的诗词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看待同一个历史事件,从不同人的立场去看,立体的了解历史。用这样的角度比较阅读诗词是另辟蹊径的,是极有趣味的。

   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因为古诗词是美学的,是文化认同的,是历史厚重的。通过读古诗词,今天的中国人可以活的更加诗性美,文化美,意趣美。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转自《北外青年报》有删改

参考材料

唤醒心中的诗意(代序)

                                于丹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时,谁没有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烛,两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

    再长大一些,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想安静,想放松,谁没有想起过陶渊明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

     然后,我们日渐成熟,就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我们的一己之悲比起来,那样浩荡的悲伤、深刻的哀痛,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心稍稍放下一点,使我们的胸稍稍开阔一些呢?

     终于当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轻轻叹一口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面对逝水流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那种淡淡的喟叹,既伤感青春,又欣慰收获,不也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

    今天,很多人会疑惑,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我们的房贷、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还有每个人的工作现实、生活梦想,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意是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就真的可以过得诗意盎然。

    我很喜欢的一位中国人林语堂先生,他曾经在《吾国与吾民》中说过一段关于诗歌的话——

     平心而论,诗歌对我们生活结构的渗透要比西方深得多,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似乎普遍认为对它感兴趣,却又无所谓的东西。……如果说宗教对人类的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出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的生物表示体贴的怜悯,那么依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一种活跃着的情绪,中国人在他们的宗教里没有发现这种灵感和活跃情绪,那些宗教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黑暗生活之上点缀的漂亮补丁,是与疾病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但他们在诗歌中发现了这种灵感和活跃的情绪。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

                         ——摘自《重温最美古诗词》

 

 

 

 

编辑:陈汉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