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学习 > 杜甫的《蜀相》情感内涵与艺术手法

杜甫的《蜀相》情感内涵与艺术手法

2025年02月28日 16:54:01 来源:deepseek 访问量:399

思想内涵


  1. 对贤相的崇敬与追思
    • 通过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高度赞颂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忠诚与经世济民的雄才,寄托对理想政治家的深切向往。
  2. 功业未竟的悲慨
    • “出师未捷身先死” 直抒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痛惜,暗含对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中兴无望的忧愤,映射诗人自身报国无门的憾恨。
  3. 历史与现实的共鸣
    • 以 “长使英雄泪满襟” 将个人哀痛升华为千古英雄的共情,揭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永恒悲剧,彰显深沉的家国情怀。

艺术手法


  1. 情景交融
    • 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以苍柏肃穆之境烘托诸葛亮的庄重人格;颔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借 “自”“空” 二字,以乐景写哀,暗示祠堂冷寂与历史孤寂。
  2. 凝练用典
    • 化用 “三顾茅庐”“出师未捷” 等典故,浓缩诸葛亮一生功业,语言简净而意蕴丰厚。
  3. 对比反衬
    • 自然春色(碧草、黄鹂)的鲜活与历史人物(老臣、未捷)的消逝形成张力,强化悲怆氛围。
  4. 结构严谨
    • 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议论抒情,由实入虚,层层递进,尾联 “泪满襟” 收束全篇,情感喷薄而出。
  5. 语言风格
    • 沉郁顿挫,字字千钧(如 “频烦”“开济”),以朴素之语抒激荡之情,体现杜诗 “史诗” 特质。
编辑:陈汉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