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课题 > 卢增希:《选读》教学探究

卢增希:《选读》教学探究

2015年08月07日 09:02:54 访问量:297 作者:卢增希

姓  名:卢增希                                      单  位: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发表刊物:《语文天地》高中版               发表时间:2014年第12

 

《论文题目:《<史记>选读》教学探究》

《史记》是一部体系完整、规模宏大、见识超群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同时又是一部语言卓越,充满思想和艺术魅力的文学经典,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江苏省高中阶段设置《<史记>选读》作为选修科目,它对高中学生的文言能力、写作、思想具有很好的陶冶作用,进行《<史记>选读》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情和考情等综合考虑,引导学生亲近《史记》,喜欢《史记》,让《史记》的文言知识、人物思想、精神光芒既照耀学生的高考,又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融入他们的思想,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一、展现《史记》魅力,激发学生喜爱之情

《史记》素来以其真实完整的历史记载、传神的人物刻画、深邃的哲理、光辉的思想为世人所称颂。但高中所学的《<史记>选读》,因为高考教学的功利性,只关注文言知识及写作素材积累借鉴等方面的学习,完全忽视了《史记》魅力的真正所在,导致学生一提它就头疼、厌烦,更别谈去体悟《史记》的艺术魅力所在,去喜欢《史记》了。

《史记》中的许多故事、人物形象在学生的知识积累中都有,是通过历史学习、书本了解、影视欣赏等获得的。教师教学时要做的是把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史记》内容相衔接,只有让学生了解《史记》的艺术魅力,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史记》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史记》内容好理解、容易学、有趣,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它。如影视剧《楚汉传奇》《楚汉风云》之于《高祖本纪》,《霸王别姬》之于《项羽本纪》,《将相和》之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能唤起学生对于《史记》所记载历史和人物形象的记忆。还有许多成语故事的由来,如韦编三绝、纸上谈兵、负荆请罪、四面楚歌、多多益善等。要让学生感悟《史记》中历史人物的命运与性格的关系特别是悲剧性人物,如项羽失败与其刚愎自用,韩信与其自矜其能、自伐功,屈原与“濯清莲而不妖”等,让学生融入其中,情感随人物喜悲而变化,才能够想去读,最终爱上它。

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积累与提高并重

对于《<史记>选读》教学,教师不能具有功利性, 只关注文言知识的学习,注重文言词语积累、翻译等,还应注重《史记》的人文性,突出人文性的特点,淡化文言工具性,教法要灵活多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史素养和文言能力。

如学习《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三篇可结合一些影视作品《楚汉传奇》《霸王别姬》《王的盛宴》等有关人物的片断播放,然后展开人物形象讨论。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有对于人物形象的兴趣,才能比较直观地去了解人物、分析人物、理解人物,才能让学生融于书中。

学习《太史公自序》《夏本纪》《鲁周公世家》可以通过设计人物朝代纪年的表格来了解各个时期的人物活动和事件等。

学习《李将军列传》《刺客列传》《魏公子列传》可以通过归纳人物故事,讲述、讨论人物形象,甚至可以改编成小品、话剧等活跃课堂氛围,使文言文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化。

对于《孔子世家》《管仲列传》《屈原列传》则可以人物的理想人格展示、感悟为主。课堂上可以讨论他们的人格光辉及对现代人格、价值观的影响为主,搜集《史记》中有关人格的名句,体会《史记》的思想魅力。

《<史记>选读》中的文章可以根据需要在学习时有所取舍,但在课堂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法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一些文言知识的时积累、点拨,既要让学生关注文中文史知识、人物形象,还要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词、句理解翻译能力。

三、文学的样本,写作的源泉

《史记》被称为“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它是后世各种文学的样本,无论是它的写作原则“不虚美、不隐恶”,还是写作思想、刻画人物方法、叙事艺术等,对后世的体例、思想、写法等都影响深远。

《史记》也是高中生写作的样本、例子、素材的来源。我们要学习《史记》个性化的语言、细腻的人物刻画和高超的叙事方法等。从文中分类整理一些写作素材,如名句、人物形象、写作特点、故事等。名句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鸿毛”等;人物形象有:秦始皇、刘邦、项羽、李广、屈原、管仲、韩信、魏公子等;写作特点是人物刻画精细入微,语言个性化,叙事脉络跌宕起伏,婉转多变,纵横捭阖,宏大场面和琐事细节自然和谐为有机整体等;故事就更多了。

写作时要让学生在开始时有意识地把整理的素材运用写作中,模仿《史记》对人物的刻画、叙述方法和精准的议论。例如:2012年高考作文《拒绝平庸》就可以选择项羽、刘邦、韩信、管仲、司马迁等作为写议论文的素材,展示他们不愿意平庸、碌碌无为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从而很好地证明观点。如果写记叙文,就可以选择一个人物,借鉴《史记》个性化的语言、尖锐的心理冲突、生动细致的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拒绝平庸这一主题。2014年江苏省高考的材料作文有关不朽的话题,也可以从《史记》中选择相关材料去议论。

当然学生写作材料选择、写法要多样,不能一猛子扎进《史记》就不上来了,开口司马迁,闭口屈原,素材要多样化。要将写作材料与高考写作链接,让这些材料发挥最大作用。

四、拓展《史记》内容,促进探究

仅仅对选修课本中的十多篇选文进行学习,学生对《史记》的理解感受是不够的,师在授课中应适当拓展一些文言知识和《史记》文章,让学生的接触面更广,感悟更深刻,还可以适时加入一些对《史记》的评价语言。

如西汉刘向、扬雄所云“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韩愈“雄深雅健”;金圣叹在对《屈原贾谊列传》的评价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等。让学生知道古人是如何评价《史记》及其中人物的,引导学生去更广泛地了解《史记》的艺术魅力。

学生可以从《史记》的“理想人格塑造”“人物刻画手法”“善叙事理,其文疏荡”等方面进行文本探究,也可以采用比较手法探究《史记》与《战国策》《汉书》等关于同一人或同类人的描写及它们在语言风格、叙事手法、人物评价等方面的差异,如战国四公子、苏秦、项羽、李广。只有通过细致探究及同类比较才能让学生懂得《史记》的真谛。

历史已经逝去,《史记》已成为史家的绝唱,让后人铭记警醒,其无韵《离骚》的光辉仍然熠熠闪光,照我们,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语文教师应引领学生仰望《史记》的灿烂星空,让学生在星光中纵情放歌。

 

  • 附件(1个)
  • 发表 2014 卢增希 《〈史记〉选读》教学探究.doc (21kb) 下载
编辑:陈汉超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